王川投资篇

关于权利机制

  • 普通人丧失权力的原因一是缺乏敏感度,只看眼前得失,在时机有利的时候仍然随便把控制权和定价权拱手让给外人。二是懒惰,这又涉及到精力和资源分配的问题了。
  • 权力的获取,要从不断思考实践“如何做不同的事,占据独特的生态位”开始。自己的不可替代性,和别人的可替代性,本质都是一个长期积累耕耘的过程,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。有些脏活累活开始没人愿意干,只有你愿意干,在干活的过程中悄悄的获得了各种资源的占用和支配,时间长了,如果运气好,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强,潜在竞争者进入和取代你的壁垒越来越高。在某个节点产生非线性突变,于是垄断地位自然涌现,就大权独揽了。
  • 公司内部 CEO 的竞争和浮现,本质是看谁掌握了公司价值链里面最重要的环节。
  • 有些实体靠控制某个传播或销售渠道来获得垄断地位,有些实体靠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获得垄断地位,有些实体靠一个维度的垄断地位一步步增加别的维度的垄断地位。
  • 很多公司并购的逻辑,本质不是看其孤立的收入和利润,而是看到其在增加传播渠道上的价值。比如 FedEx 收购 Kinko’s, Microsoft 收购 LinkedIn.
  • 要特别尊重那些在传播渠道和渠道成本上有垄断性优势的公司,即使他们暂时收入不高,一旦机会来了,很容易通过其渠道把新的产品或服务转换成利润。
  • 人们很难拒绝那些 “一开始看似利润很高,但之后回报迅速衰减,甚至成为一个财务和精神负担”的陷阱,在这种陷阱里自己的独立性和定价权不断悄悄萎缩,直到彻底成为强者的猎物。
  • 商业模式,本质是一种权力的游戏。但是和封闭社会的残酷零和游戏不一样,这种权力游戏可以是双赢的。就是说,某公司本来有一个产品服务,从一个客户增加到十个客户了,因为其边际成本低,可以降价,让客户和公司都受益。
  • 软件行业让别人无法竞争的方法,是培养大量自发的第三方应用,绑定到自身体系上,复杂度越来越高,这样用户根本无法切换到别的系统。这样自己的话语权自然越来越大,形成良性循环。微软依靠桌面操作系统,苹果依靠 appstore, 都是这样。(杀手级应用)
  • 在一个行业拥有垄断地位,盈利模式等价于收税一样的公司,好比行业的统治阶级。如果此行业还能高速增长,不断开辟出第二条,第三条增长曲线,那么长期持有此公司股票,其体验就好比“统治阶级的二次方三次方”. 这种机会对所有人均等,完全开放, 靠个人智力去发掘。也不需要旧社会里投机钻营者那么大的精神压力。
  • 统治阶级的游戏,至少按年,而不是“小时,天,星期”来计算。这个游戏短期内看似很枯燥,而且熊市时需要比较厚的家底才能熬过去。本钱细微,寻求刺激,希望马上出结果的人,最后都不自觉的,玩上了“流氓无产者”的游戏。(伟大的人物和事物,都经历腥风血雨般的挑战,不可能一蹴而就)
  • 缺乏对于市场权力架构的敏感和高度重视,过度关注眼前得失,LMWCZ 们往往非常努力,想获得统治阶级的利益,却最终收获胡惟庸和蓝玉的下场。

(时间对权利垄断来说是最大的价值,你相信一帮人,毫无保留地相信一帮人。今天特斯拉、英伟达是这个时代最不符合传统的DCF投资方式。)



关于特斯拉

我的一个投资法则就是:“如果三十年后的趋势很明显,就不要纠结短期的变化逆势而动”。

(三岁看老,这下好看三十年?)

今天太阳能板价格已经降到了一瓦特36美分。其价格的下降曲线,非常类似芯片业的摩尔法则,业界有一个总结,叫做 Swanson’s Law(斯万森法则),大意是随着太阳能铺设容量的增加,太阳能板的价格平均3-4年会下降一半。

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的预测就是意淫。

新型电车和传统车相比还有什么优势?

第一,强大体验。无需换挡,无迟滞,无噪音,四秒内加速从零到时速一百公里,非常流畅。

第二,无需换油,保养需求和成本大大降低。

第三,可以通过软件上网自动更新,不断给车主提供最新功能。这使特斯拉更像一个巨大的可以移动的 ipad

安全,不为人知。


为什么传统汽车厂商大多很快会倒闭?为什么电车比汽车优越?

1.电比油便宜很多。 一度电平均可以跑三英里,按照一度电十二美分的价格看,就是一英里四美分。汽车按照一加仑油三美元的价格开二十英里来算,就是一英里十五美分。 而且电价随着技术进步,还会继续下降。

2.电车性能比汽油车强。 电动车在效率和推力上比汽车有巨大内在优势。有数据显示对于电车,从能量到推力的转化效率高达90%,而汽油车的转化效率不到35%。电动马达在低速时就能产生强大的推力,所以电车完全不需要换挡。

3.维护费用大大低于汽车。(由于没有内燃机的许多零部件) 电车的内在构造比汽车简单,零部件也少很多。传统汽车的换油,火花塞,过滤器,传动液的更换等等对于电车统统没有。由于刹车时采用回馈制动 (regenerative braking),对刹车片的维护需求也大大降低。

要做电车,必须放手一撸到底,完全摒弃内燃机时代的过时设计。但是一些为了应付监管机构排放标准的厂商仍然半推半就,试图以油电混合的设计方式蒙混过关。



关于无人驾驶车

回顾过去四十年历史,无人驾驶汽车,将是个人电脑,互联网,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技术带来的又一个大平台的机会。如何提前在投资上战略布局,享受无人驾驶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,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。笔者在这里分享几个要点,欢迎大家批评指正。

1.这是一个每年经济效益接近万亿美元的超大平台级的机会。全球每一年因车祸死亡一百二十万人,约五千万人受伤。百分之九十的车祸系人为失误所致,有可能会因无人驾驶技术而避免。与O2O,P2P,B2C,B2VC等许多时下流行的商业模式相比,无人驾驶技术的逻辑更加简单有力。可能会有少数公司,在适当的价位投入,有十倍,几十倍, 甚至更高的回报。

2.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从实现到全面铺开,普及,这是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机会,不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。如果宏观经济不好,股市低迷,恰恰可能是投资的好时机。利润属于那些耐心十几年坐等投资成长的长线投资者,而不是每天盯着屏幕关注价格短期波动的炒家。

3.只有长期深入体验过产品的人,才真正有发言权。很多人会有新兴产品有误解,有不同看法,有激烈争论,这非常正常。 唯一检验真理的有效手段是不断直接长时间地体验产品。当你的实地认知,和坐在电脑前的分析师的判断直接发生严重矛盾时,不可轻易被分析师的纸上谈兵迷惑。

4.无人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折,会有一些厂商生产的自驾车发生稀奇古怪的车祸,上报纸头条,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, 但是这些插曲无法阻挡这个行业进步的大趋势。”

5.这个行业会有疯狂的高估值的并购行为发生,仅仅因为估值看上去太高而却做空,非常危险。无人车将极大降低物流和交通费用,强迫所有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加快布局,否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。

6.这里面会有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演变,会有意向不到的全新的商业模式。制造无人车的厂商和相关供应链的商家,如果不能利用技术占据某种内在的垄断优势,那就不一定会在价值链的最高端,不一定拥有最丰厚的利润。投得早不如投得巧。能最早发现潜在机会的,属于那些长期细心研究,在一线直接体验产品的人们。

汽车95%以上的时间是停着的,无法发挥作用,创造价值,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。 最终,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改变它。 同理,很多资产平时是孤立闲置的,完全没有发挥作用。资产拥有者无法获得可靠安全的收益,有支付能力和资金需求者无法获得低利息的资金来源。 最终,公开透明的区块链技术,将随着扩展性的提升,流动性的聚合,效率和安全的不断进步,而彻底改变它。



关于比特币

搞技术的人有个误区,就是大大低估“品牌共识”的力量, 而只是一味注重简单粗暴的技术参数。

举例了杭州西湖的名气比武汉东湖大无数,武汉黄鹤楼比东湖大无数,作者反思下来,要提升东湖的价值,重点不是硬件的建设,而是创造家喻户晓令人神往的诗词或传说故事, 但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刻意为之的事情。”

十年过去了,关于比特币的传说轶事还少吗?谜一般的中本聪,十万个币买披萨饼,多起黑客盗币或勒索事件,门头沟之倒闭,HODL等等。 它的故事如此之多,以至于所有人都想朝它身上蹭热点。

好的故事打动人心,仅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