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改变人生

“世界上所有的成功,都离不开传播。极端地说,要成功就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,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,独醒也需要被认可,而认可的获得,就需要传播。”

“有三种类型的组织都擅长传播。
第一种是宗教组织。宗教不生产任何生活必需品,也不销售任何商品,它不怕经济危机,也永远不会破产,更不担心政权轮替。就其本质来看,宗教是一个传播组织,教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众传媒,它的员工就是传教士。传教的“传”,指的就是传播。宗教只生产一样东西,那就是内容;它只负责一样工作,那就是传播。”

“第二种是政党组织。政党的原始资产就是传播。同样,政党也不直接生产任何物质,除了生产内容,它主要的工作就是传播,它通过传播争夺执政权,通过传播掌握资源,通过传播获得支持,乃至一切。

第三种是传媒组织。大众传媒,顾名思义,就是专司传播的,如纸媒、电视、网络(微博、微信)等。

宗教传播信仰,政党传播信念,传媒传播信息,它们通过传播不同的内容,获得地位,掌握权力,实现目标。”

“传播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”

“每一个想改变世界也想改变人生的人,请先用传播的方法,处理好自己身边的关系,比如家庭、职场、朋友,等等。”

“人类90%以上的冲突,不是核心利益上的冲突,而都是不恰当的传播造成或放大的。”

“人一出生,他的第一个舆论武器就是哭”

“在婴儿期,没有一个人是实力派,都是无力派,但照样传播。每一个所谓的实力派,也都是先依靠传播,后取得实力的。每一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长大的,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,就必须学会与利用传播。”

“最伟大的传播不是当代传播,而是跨代传播!”

“传播就是宇宙的一种存在方式。宇宙的爆炸是传播,宇宙的膨胀也是传播。”

“人们为什么敬畏经典?因为真正的经典不仅是那个时代传播的胜出者,也是之后无数时代传播的胜出者。”

“弱传播假说认为:舆论的世界是一个弱传播的世界,在这个世界里,舆竞天择,弱者生存。”

“弱传播:舆论世界的法则”

“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种公开的表达,反过来说,没有公开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舆论。”

“无论哪个时代,公共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,尤其在我们时代是如此”

“关注开始,舆论产生;关注持续,舆论进行;关注变化,舆论运动;关注消失,舆论终结。舆论始于关注,终于关注。”

“舆论做一个最简单的定义:舆论是一种关注。”==

“关注”一定是有对象(一个问题)的,没有对象的关注就不可能产生舆论”

“舆论的一致性,表现在它关注的对象是一致的,但关注本身,却可以是不同意见的集合”

一定是同一个的关注,可以是不同的意见。

“舆论的力量不仅是压力,更重要的是压强。压强的公式P=F/S,S 就是面积。舆论的压强是压在表面上的,跟体积无关,而是跟表面积有关。”

“只有肤浅的学问,没有肤浅的研究对象。越是表面的东西,越是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本质。就像中医望闻问切,从人体的表征中,发现生命的本质。即便是西医,也非常重视生命的表征与病症。”

“舆论进一步下定义:舆论是对任一对象关注的表达与聚集。”==

“由多数人传播(多数人作为传播主体)、向多数人传播(多数人作为传播对象)、在多数人间传播(多数人作为传播路径),都可以引发关注的聚集,实现舆论能量的集合性。这样,舆论的主体未必应当是多数人,任何个人或机构,只要引发了关注的聚集,就制造了舆论,他就是舆论的主体。”

“舆论主体可以是政府、政党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、群众团体、大众媒介、被组织起来的民众、分散或独立的“个人”

“舆论的最终定义就可以简化为:舆论是关注的表达与聚集。”==

“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。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,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。”

“第二,“两个环境说”的虚拟环境,主要指的是媒介环境,媒体是虚拟环境的制造者;“两个世界理论”的舆论世界,却指的是由关注聚集而建构的世界,任何个人与机构都可以制造或引发关注聚集,他们都是舆论世界的制造者。”

“李普曼是“两个世界理论”的开拓者。《公众舆论》一书被德国学者伊丽莎白·诺尔-诺依曼称为“启示录”[4]。我以为李普曼给人类带来的最伟大的启示是:舆论不仅仅是一个现象,它还是一个世界(环境)。”

“现实世界里,人们通过自身直接获得的信息实在太少,对生活世界的认知绝大多数来自传播。比如,大家知道唐朝李白写诗,北京有一个动物园老虎咬死了人,美国总统对中东问题发表谈话,印尼发生了地震……所有的这一切,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亲历,即便亲历也无法看到全部,它们都是别人传播给我们的信息。如果这一切没有被传播,或者传播了没有被关注,那么,它们仍然属于现实的世界,而不是舆论的世界。”